- 目錄
-
第1篇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精選范文 第2篇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第3篇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第4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第5篇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 第6篇小學作文教學心得 第7篇小學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匯集
第1篇 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精選范文
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甚至有的學生提起作文就感到為難,害怕。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加之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 從小抓起,做好鋪墊和銜接。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應該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說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所以,從這時起,語文老師就應該有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意識,上好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讓學生能通順地說一句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能圍繞一個意思說幾句相連的話,這樣堅持下去,就會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三年級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揭開作文神秘的面紗。
小學作文教學實際是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新課程標準
明確指出小學生作文是“寫話”和“習作”的結合。這既符合小學生學習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認識規(guī)律,又符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小學生的作文實質是練習用筆來說話。當學生進入三年級后,學生已經學會或基本學會了用口語,現在只是讓學生學會用筆來說話,實現口頭到筆頭的轉化,把寫變成了一種由內到外的自由傾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從而形成一種寫作主體,寫自己的自得之見,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筆,寫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這樣就從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難”的障礙,減輕了學生心靈的壓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
三 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睆慕逃睦韺W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能促使學生萌發(fā)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向著認定的目標前進。作文是現實的生活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命題作文要結合現實生活,一個好的題目,往往能起著概括全文,點明中心,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和興趣的作用,反之如果題目不當,脫離實際或者公式化,學生作文就會感到無話可說。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吐真情,不說空話、假話,作文和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積累,所以我們語文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從而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愿意寫作文,愛上寫作文。
四、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爸匾曃谋尽币彩切抡n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活動,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五 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讀課外書,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yǎng)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閱讀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fā)育不全,很難激發(fā)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就寫不出好的作文,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xù)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yǎng)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
六、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熱愛寫作,學生把寫話、習作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自覺需要,切實培養(yǎng)、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特別是思維的加工和整理能力,從而提高作文能力。
第2篇 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對于農村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加之自己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后,就讓學生以后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二、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后,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fā)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fā)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于學生有所裨益。
第3篇 小學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我做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中最頭疼的應該就是作文教學了,特別是身處農村,學生占有的讀書資源和素材極少,作文的實際操作更加困難。為了能更好的指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寫作,學校特組織全體語文教師開展了一次作文教學座談會,一次增強對作文教學的重視,也方便教師之間就作文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下面就座談的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起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愿意去寫,主動想寫,而不是被動的應付。
其次,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在語文教學中占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里,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
再次,采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是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作文,著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yǎng)、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能采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么,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我的做法是:
1、盡力讓學生自己寫作,并且要求按照正確的寫作步驟進行。禁止抄襲。題目布置下去以后,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范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后留給大量時間讓學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要讓學生耐心細致,要讓他們親自動手、動腦完成作文。讓學生先列出寫作提綱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先進行口頭作文訓練,叫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示范口述,教師亦口頭指導修改。
2、積極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學生不會觀察,對常見的事物熟視無睹,更不會描寫對本來熟悉的東西,描寫不出特征來。針對這些重大弱點,教師要下力氣,費很多時間進行培養(yǎng)訓練。
3、提倡學生堅持日記和讀書筆記的寫作。寫作是一個日積月累慢慢進步的過程,僅靠課堂上或在學校里的努力仍然不夠,因而我們一定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和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只有在寫的體驗中,才能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增加他們的知識量,提升他們的思維整潔程度。
4、教師要積極的做好學生作文的批改工作,學生和老師花費那么大心思完成的作文需要同學和老師的認真對待,特別教師的批改直接關系到學生再次寫作的積極性。老師應該從眉批、段批、總評三個大的方面對學生的作品做出評價,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缺點,方便老師和學生一起共同改正進步。
5、教師批改后剩下最重要的步驟就是作文的講評了。事實證明認真負責的作文講評是學生作文水平進步最快的環(huán)節(jié),而沒有講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意味著你之前所做所有努力都白費了。作業(yè)講評時,可以選取寫的很好的作文做為范文,師生一起分析為什么寫得好。再找出寫的差的同學共同的主要問題一起探討,切記單個打擊同學,容易使他們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作文是塊硬骨頭,需要老師和同學共同努力,將其擊破,弄懂題意,為我們的學習服務。
小學作文教學
第4篇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心得體會
一、幫助學生進行日常的詞匯積累,養(yǎng)成組織語言和記日記的習慣
充足的詞匯量可以給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就好比蓋房子,詞匯就是一塊塊的磚頭。而這些詞匯只能靠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積累,是一個慢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一年級開始,學生們就開始了詞匯的積累。
熟讀并背誦部分課文是非常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寫上一兩句話可以消除孩子們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長日久,詞匯量就慢慢上來了,學生對寫作的自信心也有了。
到了高年級,可以另外增加課外的詞匯積累,如定期背誦抄寫成語、古詩詞,還可以每天組織學生在課前到講臺前分享自己最近摘抄的好詞佳句,鼓勵他們將分享內容提前做成ppt幻燈片來展示,這種方式可以鍛煉他們多方面的能力。
另外,成語接龍的游戲也非常適合高年級來做。這個時候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詞匯量,成語接龍可以使他們在愉快競爭的氛圍中比較快速地增加詞匯的積累。記日記的方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們練筆,而且也是一種積累素材的好方法。
作文教學要貼近生活,寫作來源于生活,學生每天選上一兩件寫下來,對自身的情緒是一種梳理,對成長是一種沉淀。
二、應用模仿教學增強學生寫作的成就感
在小學一二年級階段,很多學生因為受識字量的限制,在閱讀中更偏向于漫畫等字少的書籍??吹綕M篇文字,很多小學生不由地會心生膽怯,更別提要他們去寫作了。為了消除這種恐懼感,教師要讓他們認識到寫作就如說話一樣,可以多多采用模仿的方法。
早期可以讓學生們模仿造句,如很多詞是有多個含義的,可以分別造不同的句子,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們在小小的成就感中慢慢體會到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拉近自身與語文的情感距離。再下一個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模仿寫一些排比句或者小段落,不知不覺使得他們組織語言和寫作的能力獲得提高。
給課文寫一段“后續(xù)”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做法,學生們的想象力很豐富,而且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對世界的主觀理解,做的“后續(xù)”往往會讓教師為之驚嘆,因此,教師不要吝惜對學生們的贊美,給他們肯定和鼓勵就是對他們最大的獎賞。
三、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熱情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如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小學寫作教學往往會從簡單的記敘文開始,生活中每天都發(fā)生很多故事,如何將其記錄下來呢?首先,需要選定一個故事的內容。教師可以首先發(fā)揮榜樣帶頭作用,給學生們講講自己的故事,給他們一些啟發(fā),如以“記我第一次……”為題寫記敘文,先給學生講講我們的那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教師可以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用豐富的表情、恰到好處的肢體動作將學生們引領到我們所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當中去,再讓學生們去回想并感受他們自己的第一次,繼而把它寫出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可以說美是無處不在的。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擁有一雙慧眼,發(fā)現美,傳遞美,做學生們的榜樣。缺少對生活的發(fā)現和感悟很難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缺少對生活的愛和熱情也難以對寫作產生多大的興趣和熱情,所以,用心去感染我們的學生們吧,這是一條捷徑。
四、多鼓勵,多反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
不管是造句還是仿寫段落,甚至是日記和小作文,及時給學生們恰當的反饋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學生定期交上來的日記,我們在翻閱的過程中就好像在面對面聽他(她)在講,發(fā)自內心的溝通會激發(fā)我們心底的愛,會讓我們的心變得柔軟。我們要用心看他們的故事,用心給他們反饋。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作為寫作的初學者,需要更多的鼓勵,因此,我們要把看到的優(yōu)點和感受寫下來讓他(她)看到,把不足之處也委婉地指出來,這樣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又使得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寫作煥發(fā)出更大的熱情。
綜上所述,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意幫助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不知不覺積累詞匯、提高對作文的興趣。我們要用更多的陪伴與付出幫助學生們愛上寫作,樂于寫作。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心得體會,盡在1566范文網。
第5篇 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
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心得體會
為期三天的作文教學研討會結束了,觀摩和聆聽了于永正、賈志敏和管建剛等名師和專家的精彩課例和報告后,我得到了以下啟發(fā):
1、語文課要有三個原則:
以同學為本,以訓練為主,以鼓勵為主。語文是一種技能,所以教學中老師要想方設法地提高同學學習的積極性,扎實訓練,指導小朋友的聽說讀寫,學會欣賞他人文章,修改作文,做好課內與課外的結合,培養(yǎng)同學的良好習慣,習慣一旦養(yǎng)成,以后作文訓練就不費勁了。能讓同學不認為是作文課時才是最有效的。
回顧自身的教學,為了提高小朋友的寫作能力,我除了堅持讓小朋友每天讀課外書外,還堅持寫周記和每篇課后的小練筆,比方續(xù)寫、讀后感或者與自身喜歡的人物對話等。明天早讀時間開始讀自身的文章,讀之前先自身修改,然后同桌互批,最后讀一讀,師生互批。最后證明這樣做效果很好。這些做法與名師的講座不約而同,應該繼續(xù)發(fā)揚。
2、語文教師要有素材意識
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會考慮,要有好奇心和童心。老師能想多遠,同學就能走多遠。所以老師要多看書,多積累,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
假如教師沒有素材意識,同學就更不知道寫什么了。反思我們的教學,教學中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考慮的地方。從教師自身看,要養(yǎng)成多看書、多積累、勤于動筆的習慣還需要鍥而不舍;從同學方面看,很多小朋友寫的非??斩?,內容簡短,沒啥可寫,詞語也不豐富,干巴巴的。教師應該把素材意識傳導給同學,讓他們學會選材,學會把環(huán)境、局面、心理、動作、對話、神態(tài)描寫具體。
3、老師要學會運用三種鏡子。
一會用放大鏡放大小朋友的優(yōu)點;二是用顯微鏡放大自身課堂的缺乏;三是用廣角鏡觀察大千世界,吸取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
我在教學中比較注意時刻鼓勵小朋友的點滴進步,這是值得發(fā)揚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不只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一張會表達的嘴,還要有一對能診斷語言的耳朵。教學中除了傳授同學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個有心人,注重培養(yǎng)同學的表達能力,力求讓每一位同學會聽、會說、會讀、會寫、讓每一節(jié)課更生動、更有趣。
第6篇 小學作文教學心得
隨著語文教育改革的日漸深入,新觀點、新方法逐步為廣大教師了解、熟悉、認同,小學作文教學也發(fā)生了巨大變革。我在小學作文的教學工作中,經過一系列方法改進使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由“要我學”和“要我寫”轉變?yōu)椤拔乙獙W”和“我要寫”。我對課堂作文教學在實踐與探索中感悟甚深。
一堂作文指導課,情境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圍,就如鮮花招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動機,使他們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開思路,從頭腦中提取已經儲存的信息作為題材,寫出自己的起初經歷和真實感受。我認為,讓學生進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聽一聽,想一想,學生就能較準確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從中發(fā)現美,感知美,喚起表達的欲望,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我采用音樂小品、話劇、編故事、猜謎語等方法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將所要表達的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視野和認識能力組織材料,組織故事在腦子里,然后把各類故事由學生組成小組改成話劇表演出來,學生很有興趣。他們經過討論,都能根據劇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為表演是生動的,又是直觀的,再由學生把故事用文字敘述出來,就容易做到有內容,有個性,有文采。通過情境教學,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使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練習之中。
另外,如何使學生學會積累詞匯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所在。俗話說:“學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偷。”詩詞是語言精華的濃縮,書讀得多了,不僅有助于提高賞析能力,寫作能力,還能陶冶情操。我認為,學生寫作文也無秘訣可言,無捷徑可走,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積累語匯,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筆生輝。為此,我們開展了“每日讀范文、記筆記”活動,現在學生作文的語言有了很大的變化,作文中的詞匯豐富了,文章也顯得流暢了。
人們常說,生活是寫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從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學生由于條件的限制,生活經驗有較大的局限性,為了讓學生間接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我指導學生開展“三個一”活動,即每日講一個故事,每日寫一篇日記,每周讀一篇好文章。書報雜志刊載了大量的信息,學生讀書讀報不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況,還可以學到不少寫作知識。
在指導學生讀書讀報活動中,我還引導學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標題,記錄一些有價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學習、積累文章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讓學生從中領略到文章精美的語言和作者匠心的構思,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
實踐證明,小學生作文應該走出課堂,到廣闊的生活知識園林中去折枝采葉。只有見識廣了,知識豐富了,才能寫出一篇篇洋溢著對生活真切感受的精彩力作。
小學作文教學心得(2):
一、關注生活,積累素材。二、精選材料,為文添彩。三、教會學生聯(lián)想,想象。四、常動口,常動手。五、多讀能助寫作一臂之力。
小學生學習語文最頭痛的就是寫作文。如何解決小學生寫作文難的問題,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我自己覺得發(fā)現可以從下幾方面的去做:
一、關注生活,積累素材。
很多學生一看到作文,最頭痛的就是不知道寫什么內容。記得我是學生的時候,我的老師就告訴我,要想作文寫得好,就要關注身邊的一切,當時就特別注意身邊的事和物了,到寫作的時候,好像不管什么樣的作文,自己都有內容可寫。今天自己當老師了,也同樣把這個方法告訴我的學生。其實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是我們寫作的元素,多數孩子覺得沒什么可寫主要是沒用心去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同時我認為這樣的積累,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敏銳度也有很大的幫助,久而久之的積累,作文內容就豐富多彩了。
二、精選材料,為文添彩。
生活中的內容積累多了作文就有了可寫的了,但在寫時應該還得注意材料的篩選。有很多孩子在寫作的時候,一看到寫事的就把自己做的事隨便找一件來寫,我覺得在這時,教師應該指導孩子在自己積累的材料中去選擇最貼近自己生活,最能與主題有共鳴的內容來寫。同時應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法。
如:1、學會為文章添枝加葉。
2、小中見大 挖掘平凡事物中的真諦。
3、轉換視角 一料多用。
三、教會學生聯(lián)想,想象。
在作文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經常訓練學生寫一些想象作文。
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有依可想。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在學習到“大年夜,又下著雪,一個穿著一雙很大的拖鞋的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突然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小女孩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著,另一只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說等他有孩子時可以拿它做搖籃?!边@句時讓學生談讀后感受,然后以《我就是那位小男孩》為題寫一篇讀后感。學生們在文章中寫出了對小女孩的同情,對那個社會制度的憤恨。
其次,給孩子們搭建想象的平臺,讓孩子們在寫作的空間任意翱翔。如:讓孩子們寫《二十年后的我》、《我長大了以后》、《假如我是市長》、《我的理想》、《假如我會克隆》等這樣的文章,來訓練孩子們的思維,想象給孩子寫作添上了翅膀,有些孩子發(fā)揮極致,洋洋灑灑上千字不成問題,有些孩子不僅能想象未來,更可貴的是能充分認識自己的今天,要想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必須要好好學習,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四、常動口,常動手。
要想讓學生寫出有切身感受的文章,那就必須得讓學生先動手,然后再動腦。我布置學生殺過雞,殺過魚,上山采樹葉、做過環(huán)境調查,做過手抄報,為生病的同學做過募捐活動,炒菜,包餃子,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幫助媽媽做家務,等等。由于學生親自去做這些事,在做事的過程中就會有很深的感受,把這些感受記錄下來,便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同時,我會讓學生在寫作前先動口說自己所做或看到的事,學生會說了那么寫的時候才會動筆快!
五、多讀能助寫作一臂之力。
多“讀”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通過大量地反復地閱讀課文,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改造自己的語言,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表達,從閱讀中汲取作文的營養(yǎng),為寫作服務。如:我在教《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讓學生反復朗讀第一段,深刻體會人們在等候總理靈車到來時的情境。在體會的同時,學生還從中學會了不同人物的外貌、動作、心理描寫等方法,為今后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7篇 小學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匯集
作為一名執(zhí)教于農村小學的教師,今年暑假我很榮幸參加了文昌市教育局組織的為期半年的市中小學骨干教師的培訓活動,感覺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對我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從網上的一場場不同風格的精彩講座中,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
以前培訓也較多,對新課改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通過這次骨干教師的培訓,我才發(fā)現自己的認識不系統(tǒng)、不全面。特別是韓立福教授的《有效課堂教學及評價》、陶繼新老師的《終身學習—讀書教學相得益彰》,肖川教授的《教師的職業(yè)幸?!返冉o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好一名教師。作為語文教師,不是只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發(fā)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chuàng)造美。通過這次的培訓,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師要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專家們的講座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征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fā)。那么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使我更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不斷加強修養(yǎng)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加強學習不僅僅只專業(yè)方面,要擴充到各個領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學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還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專業(yè)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認識,凈化靈魂。
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已經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變的除了愛抱怨,還是抱怨。抄不完的筆記,頻繁的檢查,刻薄的制度,一項又一項的任務以及家長的難纏,學生的愚笨,領導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臺機器,不再有靈感。把教師當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yè)。對工作有的是厭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赏ㄟ^這次的培訓,走進教學大師們的心靈世界,感嘆于他們思維的敏捷,語言的風趣豐滿,獨特的教育視角,健康樂觀的人生觀,豐富的教育經驗……激起了我內心中的心弦,觸及到我思想的深處,我一次次禁不住問自己我該怎樣做?做什么樣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與優(yōu)秀老師、與教學大師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顯。這次培訓,對于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不僅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也明白了“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去愛我們的學生,怎樣讓我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huán)境下健康的成長。更懂得只要我們教師是一個幸福并快樂著工作的人,才會讓學生感受到幸福并快樂,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的社會需要的幸福并快樂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也讓我認識到了怎樣才能做好一名教師。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在教學中,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并把這些知識遷移,運用到自身發(fā)展中去,教師這座橋就是為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yǎng)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發(fā)揮的余地。同時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性,總之,教師要扮演好橋的角色,就是讓教師不要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論。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與教材交流。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是學生與教材聯(lián)系的紐帶。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出現,而不是主導者。那么,教師如何能扮演好橋的角色呢?在參加了市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班,認真聆聽了專家的先進理念,聆聽了許多特級教師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學生對教材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首要條件。只有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否則,橋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橋搭成了學生也不愿意通過。這一點我認為應從減輕學生閱讀時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感悟上入手,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教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負擔。教材是磚,要用來引玉,而不是作為單純的任務來完成。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要讓學生感到閱讀就是為了回答問題和做“條塊”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閱讀是為了感受一種美。其次,我們要設計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學生發(fā)現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藝術美和思想美,使學生感到教材不僅是知識的載體而是藝術,思想的結晶,要讓學生萌發(fā)從教材中感受到這些東西的_,最后我們在教學中重點教給學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獲取他們需要的新知識并加以運用,以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標。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將永遠不會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更談不上成為教育專家。我們當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專家,但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成功地記錄下來,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經驗,都是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
小學作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