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9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65位用戶收藏,16人推薦!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導游_,大家可以叫我周導。歡迎大家到蘭亭景區(qū)觀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亂扔垃圾。望能在蘭亭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紹興蘭亭的概況:想必大家都已知道蘭亭是著名的書法圣地,在曲水流觴活動中王羲之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王羲之由此被尊稱為了書圣,蘭亭也因此成為了書法圣地,也成為歷代書家朝圣之地。整個景區(qū)概括起來講有四大特色,分別是:景幽、事雅、文妙、書絕。
首先,我們看到的第一個景點是“鵝池”。相傳王羲之非常的愛鵝,愛寫鵝字,還自己養(yǎng)鵝。在紹興民間流傳著一個抄經(jīng)書換取白鵝的故事,由此可見王羲之是多么愛鵝!同時鵝的體態(tài)很優(yōu)美,特別是游水的時候,對王羲之研究書法很有幫助,如《蘭亭序》中20個“之”字的寫法就是根據(jù)鵝的姿態(tài)演變來的。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非常著名的景點:“曲水流觴”。大家可以看到面前有一條“之”字形的曲水,看上去是非常普通的景點,但它卻包含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王羲之邀請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圍坐在曲水兩邊,他們在酒杯里斟上一點酒讓它從曲水上游緩緩漂下來,如果漂到誰面前停住了,誰就要作詩,詩不成則要罰酒三杯。這次活動共賦了37首詩,匯集成《蘭亭集序》。如今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都要舉行“中國蘭亭書法節(jié)”,中外許多書法家云集蘭亭參加書會、朝拜書圣,舉行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的活動。
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蘭亭最重要的一個景點:御碑亭。亭中的碑我們稱之為祖孫碑,正面是康熙皇帝臨寫的《蘭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游蘭亭時即興所作的一首七律詩。這塊碑已有300多年歷史了,是清代原碑。此碑高6.8米,寬2.6米,重18噸,三萬六千斤,祖孫兩代皇帝同刻一碑,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堪稱國寶,是蘭亭的鎮(zhèn)亭之寶了。
走上惠風亭便是景區(qū)的出口了,是仿造明清時期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建筑風格而建,分為古硯街、蘭坊和水街,大家不妨去逛一逛!記住1小時以后,我們在這里集合。謝謝大家!
第2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32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9分鐘,共有143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走進魯迅故里,一幅清末民初時的畫卷展現(xiàn)在游人面前,石板路、舊木窗、石庫門無不向游人述說著當年的歷史。穿過東昌坊口老街,來到了魯迅祖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周家老臺門。老臺門坐北朝南,前臨都昌坊口,后通咸歡河,青瓦粉墻,磚木結構。周家老臺門距今已有250年的歷史,是紹興目前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整個臺門占地近3000平方米,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主題建筑分四進,前面第一進,稱臺門斗。儀門上方懸掛著魯迅祖父周福清的翰林”匾。周氏家族在紹興400年的歷史中,屬周福清獲得的官位最顯赫,因此當時在三個臺門的門楣上都掛有翰林”匾,它像三張巨大的名片,向游客展示了主人尊貴的身份。第二進為德壽堂,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以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德壽堂原名寧壽堂,為了避清朝道光皇帝的年號寧”之諱,改為德壽堂,德壽”取積善有德、福祿長壽之意。魯迅平時很少來祖居,只有家里祭祖或操辦大事時才過來。說起這周家老臺門還頗有歷史。魯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間搬遷到紹興城內(nèi)竹園橋。據(jù)魯迅二弟周作人推測,周氏祖上或許是務農(nóng),但搬到紹興城后,肯定是棄農(nóng)經(jīng)商了,家境也逐漸殷實了起來。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開始走進學、讀書、趕考之路,終于六世祖考上了舉人(乾隆年間),為周家掙得了第一塊文魁”匾。這意味著周家從此擠進了士林,不光經(jīng)濟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從此,周家開始購地建屋,廣置田產(chǎn)。魯迅的七世祖周紹鵬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購得了此屋,經(jīng)過大規(guī)模的修建,形成了現(xiàn)在頗具規(guī)模的周家老臺門。來到第三進——香火堂,香火堂是祭祖和辦喪事的場所。中央上方設一神龕,放有歷代祖宗牌位。現(xiàn)掛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氣淵源流長。中間掛有一張魯迅祖父和兩位祖母的神像,兩壁上掛著的就是魯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訓》,現(xiàn)在這些是魯迅在南京求學時手抄的?!逗阌枴返膬?nèi)容是祖父對自己一生治學和為人處世的總結。大到讀書之法,為官之道;小到日常生活常識,無所不有?,F(xiàn)在老臺門就是依照周家鼎盛時期為背景,融合其他大戶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場面作實景布置,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清代大戶人家的生活場景。第四進是座樓,前有廊、后有披,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區(qū),布置為小姐的書房、繡房、閨房和沐浴房。由于子孫的繁衍,家族的擴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慶年間又購置了兩個臺門,即過橋臺門和新臺門。從第九世開始,周家已開始分家,長子住新臺門,二兒子住過橋臺門,小兒子和父母住老臺門。魯迅先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新臺門,從此開始了他偉大的一生。出了周家老臺門,心中已然暢游了魯迅的家族歷史。帶著對老臺門的回味,沿著街道信步向前,不經(jīng)意間抬頭一看,竟已到了周家新臺門。從外觀來看,新臺門與老臺門并沒有什么兩樣,同樣是黑漆漆的大門,氣派的門環(huán),整塊的小瓦片,在這現(xiàn)代化的都市里,保留了一絲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但它比老臺門要小得多,一問之下,才知道其占地為1800平方米,近乎于老臺門的一半大小。推門而進來到魯迅生活的地方吱呀呀”地推開大門,一塊鑲金的匾額便落入眼簾——德壽堂,這是臺門的第二進。和老臺門一樣,這里也作為各房公共活動的地方,用來舉行紅白大事和接待貴賓的場所。步入大廳,順著一排紅木太師椅,一眼就看到了兩副醒目的抱對:虛能引和靜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敏于事而慎于言、持其志而無暴其氣。在這一道一儒的兩幅字畫中,我們感受到的是莊重、是大氣,頗顯大戶人家氣魄。1881年9月25日,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就誕生在這座臺門內(nèi),并在這里生活到了18歲。此臺門修于清朝嘉慶年間,此時周家正處于鼎盛時期,在這18年里,魯迅親身感受到了整個家族從顯赫走向小康,再從小康走向徹底沒落的全過程。魯迅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新臺門對他的影響。而辛酸往事的點點滴滴,也為魯迅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積淀了廣泛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魯迅曾說過:我是紹興人,所寫的背景又是紹興的居多。”如此看來,周家新臺門對于魯迅日后的創(chuàng)作的確是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三進香火堂”為輔助陳列,內(nèi)容分為周氏房族興衰”、魯迅與周作人”和魯迅與周建人”三部分,資料詳實、圖文并茂。轉(zhuǎn)過側(cè)門來到魯迅小時聽故事的天地轉(zhuǎn)過側(cè)門,穿過一條短弄堂,便進入了一個亮堂的小天井。一株茂盛的桂花樹像一把大傘般撐在這里,占了足有一半的空間,為背面的一間小屋遮住了陽光。據(jù)導游介紹,這里名叫桂花明堂”,明堂就是俗稱的天井。原先這里種著兩棵很茂盛的桂花樹,天井因此而得名。這里充滿了魯迅童年時的記憶。夏夜,躺在桂花樹下的小飯桌上,聽繼祖母在這里講述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等民間傳說,都是魯迅童年時最難忘懷的故事,后來,在魯迅的文學作品《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中,對這些童年時聽過的民間故事,都作了非常詳細的描述。穿過一條狹長的過道,幾間平房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左手一間現(xiàn)在被鎖得嚴嚴實實,透過模糊的玻璃窗,房內(nèi)的擺設大致能看個清楚。一張大床、一張椅子、一個茶幾、一張書桌形成了房內(nèi)的主要結構。據(jù)介紹,這間房間是魯迅在紹興任教期間的書房兼臥室。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文言文小說《懷舊》就是在這里寫成的。房間里的鐵梨木床仍是魯迅當年睡過的原物。右手的一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這里陳列著魯迅母親做針線用的物品。魯迅的母親魯瑞是紹興鄉(xiāng)下安橋頭人,性格和善而堅毅,以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學歷,能看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書籍,魯迅很佩服母親,他曾說:我的母親要是年輕一二十歲,也許會成為女英雄呢!”小小灶間魯迅與閏土”結識的天地轉(zhuǎn)過個彎,來到了魯迅家的廚房,紹興俗稱灶間”,是魯迅家燒菜做飯的地方。據(jù)導游介紹,這間廚房并沒有被改建過,這里的一個三眼大灶”,是根據(jù)當事人回憶復原的。里面一共有三只鍋,兩小一大。外面兩只鍋是燒飯做菜用的,里面那只是逢年過節(jié)時才用的。外面的兩只小鍋俗稱湯鍋”,它具有節(jié)能的功效,充分利用做飯時的余火,當飯煮熟了,湯鍋內(nèi)的水也就燒熱了,可以用來盥洗和溫酒。墻邊還有一只小灶,是給客人燒點心和煎藥用的。俗話所說的開小灶”大概就是從這里延伸出來的吧!墻上掛著幾個竹制的大大的菜罩,據(jù)介紹,這些菜罩就是當年魯迅家的季節(jié)工(當時稱忙月”)章福慶制作的原物。章福慶有時將兒子運水帶來幫忙,并與魯迅結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們倆第一次見面就是在這間廚房里,運水使魯迅認識了一個書本上見不到的陌生世界。之后,魯迅在他的小說《故鄉(xiāng)》里,以運水作為原形,塑造了閏土”這個為眾人所熟悉的活生生的藝術形象。百草園最值得紀念的地方走過廚房,跨過幾個門檻,打開一扇古老的小臺門,眼前郁郁蔥蔥,一片亮堂。一個清新的園子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原來,精致的籬笆把園子圍了一圈,中間是一片碧綠的菜畦,旁邊一棵參天的皂莢樹格外顯眼,角落里一段連接緊密的矮泥墻,上面長滿了郁郁蔥蔥的各種植物。這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已經(jīng)來到了著名的百草園了。對百草園如此向往,是因為讀了魯迅那篇文筆優(yōu)美的回憶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到: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百草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雖然現(xiàn)在這里的石井欄、皂莢樹、桑樹都已不是原物,但經(jīng)過精心的恢復和保養(yǎng),依然將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特別是這邊一段有著無限趣味的泥墻根,仍然是當年的原物,在這里,我們可以尋找到童年魯迅的身影。童年的魯迅經(jīng)常在這里捉蟋蟀,找蜈蚣,摘覆盆子,拔何首烏藤,因為有人說,吃了像人形的何首烏根便可以成仙,于是,他常常拔它起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像人形的。在導游小姐的細心指點下,我們也興趣盎然地蹲下身,在矮泥墻邊找尋起來。費了好大的勁,我們終于找到了纖弱的何首烏,根上帶刺的覆盆子……
第3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62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64位用戶收藏,28人推薦!
賀蘭山的野生動物有170余種,其中藍馬雞、馬鹿、麝、盤羊、猞猁、斑羚、灰鶴等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藍馬雞為我國特有鳥類,在寧夏僅分布于賀蘭山,1983年被定為寧夏區(qū)鳥。山下有豐富的煤炭、錳、鐵等礦產(chǎn)資源,山中還盛產(chǎn)賀蘭石,是制作勢頭工藝品的名貴原材料。
祈福石、百福印:又名木魚石,你們看那頂起巨石是不是特別象僧人念經(jīng)敲打的木魚。這是我們古門風景區(qū)最奇特的石景。傳說古時這一帶年年災荒不斷,不是水災就是旱災,餓殍遍野,花木蘭的師父托夢指點她:請木匠精制一個大木魚,再請青獅嶺(木蘭山)兩位高僧在此開壇誦經(jīng),連續(xù)敲木魚誦經(jīng)666天為民祈福,必然感動上帝。這一招真靈,白天四面八方百姓涌到山下跪拜祈禱,深夜聲聲木魚聲震徹天庭,驚動了玉皇大帝,第666天拂曉,萬道金光劃破長空,玉皇大帝派一位神仙來到木魚旁大石上蓋了一枚刻有“百福”二字的大印,賜福凡間百姓。隨即點化木魚成石,兩位老僧因功德圓滿,也隨神仙飄然而去。此后這一帶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百姓過上了平安祥和的日子。
由于保護區(qū)內(nèi)植被保存較好,森林覆蓋率高,形成了區(qū)域小氣候特征,降水相對充沛。保護區(qū)內(nèi)空氣質(zhì)量較高,藍天白云,綠草如茵勾勒出保護區(qū)如詩如畫的壯美畫卷。
在海南第一樓的左邊是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右邊是蘇公祠。說道蘇公祠自然就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據(jù)說是先有蘇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來看看在蘇公祠前這一石碑,這可是國家一級文物,為宋徽宗趙詰手書《神宵玉清萬壽宮詔》碑,趙詰自創(chuàng)的瘦金體書法剛勁清秀,由此可窺一斑。
第4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69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20位用戶收藏,30人推薦!
浙江省紹興市
20__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詞: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群星璀璨的“名士之鄉(xiāng)”,世界文豪魯迅先生的故里。這里是著名的江南水鄉(xiāng)、酒鄉(xiāng)、橋鄉(xiāng),素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并榮獲聯(lián)合國人居獎的城市——紹興。其橋的數(shù)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橋。
氣候特征
該市處于中、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地帶,季風氣候顯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豐富,濕潤溫和?!叭笈璧亍睔夂蚋骶咛厣值匦孕夂蛸Y源豐富,但洪澇、干旱和低溫冷害等常有出現(xiàn)。
該市常年平均氣溫16.5℃,極端最高氣溫39.5℃,極端最低氣溫-10.1℃,≥10℃的活動積溫在5200℃以上,80%保證率為4800℃以上,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0℃的初日常年平均出現(xiàn)在4月上旬中期。
初霜一般出現(xiàn)在11月中旬后期,終霜一般出現(xiàn)在3月下旬前期,無霜期年平均為238天。
常年降水量平均為1438.9mm,且分布不均,降水年變化呈雙峰型且年際變化較大,即3-6月和9月為兩個多雨季,7-8月和10月至翌年2月為兩個少雨季,最多年降水與最少年相差達895.2mm;年降水日數(shù)平均為156.2天。
年日照時數(shù)平均為1895.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2.5%
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間,下轄紹興縣、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縣和越城區(qū),面積8256平方公里,人口437.06萬(20__年),其中市區(qū)面積339平方公里,人口64萬。居民大部分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湖片方言,通行吳語上海話。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素有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名士之鄉(xiāng)的美譽,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翼重點開發(fā)開放城市。面向新世紀,紹興市的發(fā)展目標是努力建設經(jīng)濟強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20__年,紹興縣實現(xiàn)gdp608億元,戶籍人均gdp達到1.2萬美金,均為浙江各縣、縣級市第一。紹興市gdp位于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之后列第四。是全國十強市,十強縣雙十強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全球紡織城與世界紡織品貿(mào)易中心。爭取到20__年全市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到20__年達到目前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
“悠悠鑒湖水,濃濃古越情”。紹興以其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風光秀麗、物產(chǎn)豐富、風土人情、名人輩出誘人而著稱于世,自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xiāng)”。古即為游客向往的游覽勝地。紹興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鄉(xiāng)、橋鄉(xiāng)、酒鄉(xiāng)、書法之鄉(xiāng),紹興出名人,是、陸游、蔡元培、秋瑾、魯迅、周恩來、竺可楨、馬寅初等名人的故鄉(xiāng),主席稱紹興為“鑒湖越臺名士鄉(xiāng)”(《七絕兩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
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春秋戰(zhàn)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嘗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xiāng)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xiāng)情結。游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咸亨酒店,你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xiāng)間,去看一場傳統(tǒng)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梁4000余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色。東湖洞橋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巖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曾經(jīng)在此云門寺珍藏了幾百年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最終被唐太宗派蕭翼騙走(唐太宗因追慕王羲之的書法杰作,特派監(jiān)察御史蕭翼用計從辯才和尚謀騙取珍藏在云門寺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真跡的故事也在此發(fā)生。得知云門是緣于《蘭亭序》,王羲之在山陰蘭亭寫就《蘭亭序》為世人知曉,卻少有人知道會稽云門乃《蘭亭序》失卻之所。唐代演義故事中有《云門失蘭亭序記》一章。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后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lián)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篷船、烏氈帽、烏干菜為代表,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并呈現(xiàn)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第5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69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23位用戶收藏,30人推薦!
安昌可以說是紹興最原汁原味的古鎮(zhèn)了,沿河的三里街市還保留著質(zhì)樸的生活氣息,臘腸和醬油是這里的一大特色。這里幾乎沒有旅游團,更多的是悠閑生活的當?shù)厝?,很多人說,這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鎮(zhèn)依河而建,北岸為商市,南岸是民居,水上眾多石橋連接兩岸的往來。古鎮(zhèn)聯(lián)票里的收費景點基本分布在河流兩岸,在古鎮(zhèn)入口的售票可以領到印刷精美的導游圖。
從景區(qū)入口往里走,北岸依次是文史館(城隍殿)、穗康錢莊、石雕館、紹興師爺博物館。其中,紹興師爺博物館是最值得一看的,紹興最著名的特產(chǎn)除了黃酒,就是師爺了,博物館里展有師爺?shù)臍v史、分類,以及生活用物和日記等等,讓人對這個行業(yè)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石雕館是一個三進的老臺門,收集了大量的紹興石雕石碑,頗有趣味。沿著河的南岸,可以在中國銀行舊址看國有銀行的氣派,規(guī)模宏大的安康寺,而安昌民俗風情館里大量的圖片和生活用品,可以一窺安昌的生活風俗。
如果只是在古鎮(zhèn)街上走走,感受安昌的風土人情,是不需要買門票的。走在河邊的廊棚下,有許多當?shù)厝藬[的小攤。不同于其它商業(yè)化古鎮(zhèn)清一色的義烏小商品,安昌人出售的小玩意更接地氣,從氈帽到鞋刷、紐扣,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還有些扯白糖、箍桶、做布鞋的老手藝人,一輩子堅守著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手藝。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臘腸和醬油遠近聞名,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播出后更是火遍全國。掛在河岸邊竹架子上密密麻麻的臘腸也是古鎮(zhèn)一道特有的風景,古鎮(zhèn)上的“仁昌醬園”不僅是一景,也是安昌臘腸好吃的秘訣之一,來到這里的人總要順手買些回去。
在安昌古鎮(zhèn)坐最實惠的烏篷船體驗水鄉(xiāng)生活,也是許多人選擇安昌的理由。這里的烏篷船比紹興其它地方便宜很多,推薦體驗一下。
安昌古鎮(zhèn)最好玩的時候是每天元旦3天的臘月風情節(jié),此時雖然天氣寒冷,但別有風味。除了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的社戲、民間宣卷演唱,還常常能遇到熱鬧的水上婚禮船隊。
來這里游玩的人一般會在游玩后會回到紹興市區(qū),不太會在古鎮(zhèn)過夜,但你一定不能錯過古鎮(zhèn)上烏氈帽飯店的霉干菜燒肉、筍干,或者在三張桌子的寶麟酒家要一份自制臘腸,來一壺自釀的花雕,非常享受。
第6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1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29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沈園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鶴軒”為中心,這三個字是由著名畫家謝稚柳和金右學家康殷所分別題寫的。那么為什么取名為孤鶴軒呢?大家都知道陸游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出身于“書香門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滅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從小經(jīng)歷了一段逃難生涯。陸12游歲的時候就能詩文,國家垂危的現(xiàn)實,使他20歲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壯志。22歲那年,到臨安參加鄉(xiāng)士考試,因為當時名列奸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為他不忘記國恥,主張北征,收復失地,受到了秦檜的忌恨,竟在復試時把陸游的名字給除掉了,直到秦檜死后,他才被錄用。但因為他力主抗戰(zhàn),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命運坎坷不平,幾次罷職回快鄉(xiāng)。由于在朝庭里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次,在晚年過著閉支野般的生活,并在82歲時寫有《城南》詩一首,在詩中,詩人以”孤鶴“自喻,所以,我們就把這處建筑取名為”孤鶴軒“,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軒中還有一幅對聯(lián)”宮墻柳一片柔情付與東風飛白絮,六曲欄幾多倚思頻拋細雨送黃昏“。由蕭挺撰文,錢君匋手書。其中的宮墻柳和細送黃昏分別取自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的一句詞。下面的這塊石頭也是一塊太湖石,1985年考古發(fā)掘得,經(jīng)考證是明朝的遺物。
第7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05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28位用戶收藏,16人推薦!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沈園。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沈園。沈園在宋朝面積 多畝,園內(nèi)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 有70 多畝,園內(nèi)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園林。因為主人家姓 。 沈,而據(jù)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 而據(jù)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稱為“沈氏園”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千古絕唱的《釵頭鳳》碑,在欣賞這兩首詞 前,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jù)史書記載,陸先聽我講一下陸游和唐婉那凄美的愛情故事吧。據(jù)史書記載, 歲左右的時候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 游在 20歲左右的時候表妹唐婉為妻,陸游英俊豪爽,才華過人,唐 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 婉才貌雙全,通曉詩詞,和陸游可謂是情趣相投。但兩年后陸母竟逼迫陸游休妻。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 迫陸游休妻。在封建社會中,母命難違,陸唐兩人只得忍淚吞聲,依 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依分別,各自娶嫁。在紹興二十五年的春天,陸游與唐婉在這里不期 而遇了,陸游回憶起往事, 感慨成千, 即興在沈園的園壁上題寫了 釵 《 而遇了,陸游回憶起往事,感慨成千, 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已經(jīng)另娶了 頭鳳》詞: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已經(jīng)另娶了王氏為妻,而唐婉也已改嫁。所以, 王氏為妻,而唐婉也已改嫁。所以,當年的山盟海誓好像還在耳邊回 已改嫁 但兩人之間已經(jīng)不能夠再通書信了,此時的陸游不管有多少悔恨 響, 但兩人之間已經(jīng)不能夠再通書信了, 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 多少遺憾,卻只能無奈地說一聲“莫、莫、莫”了。相傳,唐婉看了無奈地說一聲 相傳, 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 不久便郁郁而終, 這首詞之后十分傷感, 不久便郁郁而終, 郁郁而終 唐婉的死給陸游造成了很大的創(chuàng)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都會作詩來表 創(chuàng)傷,使他終身難以釋情。在他晚年每當重游沈園, 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 多年來,達他對前妻唐婉的思念。正因為如此,800 多年來,人們總是將沈園 與陸游聯(lián)系在一起, 使它成為人們追思這份至死不渝的真摯愛情的千 與陸游聯(lián)系在一起, 古名園。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jīng)無法找到。 ,陸游當年題寫 古名園。 陸游當年題寫《釵頭鳳》的墻也已經(jīng)無法找到。現(xiàn)在這堵 ,《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大家是否也為 釵頭鳳》碑是我們用陸游的手跡,重新組合而成的。 這段愛情故事唏噓不已!這段愛情故事唏噓不已!
第8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19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21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鑒湖位于中國浙江省紹興市南,經(jīng)緯度n29°58ˊ, e120°14ˊ,是我國長江以南 著名的水利工程,古鑒湖淹廢后的殘留部分。俗稱長湖、大湖、慶湖,雅名鏡湖、賀鑒湖。
東漢永和五年(140),會稽太守馬臻納山陰、會稽兩縣36源之水為湖,總面積曾達200多平方千米。湖在唐中葉之后逐漸淤積。北宋時,豪家在湖上建筑堤堰,筑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今湖塘、容山湖、屃石湖、白塔洋均為其遺跡。湖長約15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鑒湖水質(zhì)極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鑒湖水釀制。湖濱有馬臻墓、陸游故里、三山、快閣遺址等古跡。
鑒湖原名鏡湖,相傳黃帝鑄鏡于此而得名。鑒湖還有長湖、慶湖、賀家湖、賀監(jiān)湖等別名。鑒湖水質(zhì)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老酒,即用此湖水釀造。鑒湖湖面寬闊,水勢浩淼,泛舟其中,近處碧波映照,遠處青山重疊,有在鏡中游之感。
鑒湖不僅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還有許多名勝古跡為之增色。湖東岸有馬臻之墓,他發(fā)動民眾興修水利,卻得罪了豪紳,被誣告致死,后來會稽百姓設法把他的遺骸運回,安葬于鑒湖之畔,建墓立廟,永久祭掃。墓在鑒湖東跨湖橋下,后依鑒湖,前臨曠野,墓前有石坊一座,上刻"利濟王墓"( 鑒湖
"利濟王"為北宋仁宗所賜)四個大字。墓碑上刻有:"敕封利濟王東漢會稽郡太守馬公之墓",為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修墓時所立。墓東側(cè)有馬大守廟,始建于唐開元年間(713~741年)?,F(xiàn)存前殿、大殿和左右?guī)瑸橥砬褰ㄖ?/p>
湖在唐中葉之后逐漸淤積。北宋中期以后,豪家在湖上建筑堤堰,筑湖墾田,湖面積大大減少。北宋末圍湖最盛時終于為成田。到元代僅少數(shù)特別低洼處還保留著潴水,鑒湖已經(jīng)名存實亡。今零星散布的芝塘湖、百家湖、鑒湖、百塔湖、洋牌湖等都是古鑒湖的殘跡。
鑒湖水質(zhì)極佳 ,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就用鑒湖水釀制。鑒湖所在的紹興,距杭州東南60㎡處,其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越國都城,稱"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逃,曾在此暫住,取"紹祚中興"之義,改越州為紹興,而得名至今。鑒湖一帶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風光。湖上橋堤相連,漁舟時現(xiàn),青山隱隱,綠水迢迢。王羲之詩:“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 鑒湖水質(zhì)清澈,含有豐富的ca和微量元素li,是釀造“紹興黃酒”的極佳水源。由其釀造出來的紹興黃酒醇香撲鼻,馳名中外。 鑒湖所在的紹興,距杭州東南60km2處,其歷史悠久,春秋時為越國都城,稱“越池”。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南逃,曾在此暫住,取“紹祚中興”之義,改越州為紹興,而得名至今。 紹興出了很多名人,它是魯迅先生的家鄉(xiāng),周恩來的故里。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南宋詩人陸游、明代畫家徐渭以及晚清女革命家秋瑾都在此留下過足跡。
烏蓬船:船蓬黑色的小船,盛行于浙江紹興,劃時雙手劃單槳,雙腳踩櫓,行駛很平衡。是古時主要水上交通工具。
“萬年戲臺”這座江南水鄉(xiāng)舞臺坐西朝東,兩面環(huán)水,面臨鑒湖。此處再現(xiàn)了魯迅筆下的社戲風采、水鄉(xiāng)演戲的情景
第9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0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50位用戶收藏,21人推薦!
紹興東湖在紹興古城東約六公里處,以崖壁、巖洞、石橋、湖面巧妙結合,成為著名園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東湖雖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構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旅游業(yè)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日本旅游機構交通公社,曾在同時游歷過杭州西湖與紹興東湖的日本游客中作過問卷調(diào)查,對東湖的印象超過西湖,可見對東湖的贊譽并非紹興人的自我感覺。
東湖所在地,原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駐駕飲馬,故被稱為箬簣山。漢代以后,箬簣山成了紹興的一處石料場,經(jīng)過千百年的鑿穿斧削,又是采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并形成了高達50多米的懸崖峭壁。勞動者取石還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處,日子一久,形成了長過200米,寬約80米的清水塘。清末,紹興著名鄉(xiāng)賢陶浚宣眼光獨到,利用采石場筑起圍墻,對水面稍加拓寬,遂成山水相映的東湖。東湖經(jīng)過百年的人工裝扮,成為一處巧奪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八月,孫中山先生還親臨陶社致祭。建國后,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過東湖。郭沫若在東湖還留下詩歌一首:"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游覽東湖的游客不僅會被如畫的景色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勞動人民手足胼胝創(chuàng)造的如此奇跡所感動。
沿著古運河旁圍墻邊小路步行遠看,崖壁表面顏色深淺不一,洞穴形狀各不相同,富層次,多變化;沿著湖中小徑可以中瞧,崖壁及崖壁所組成的洞穴給人以神奇,并禁不住為先人們的鍥而不舍發(fā)出感嘆;近觀的形式當然是乘船入洞,在崖壁之下感受東湖,那時的你感覺可能會是自己的渺小。游船觀東湖,最奇妙的是近觀陶公洞與仙桃洞,可以說未進二洞等于沒有到過東湖。陶公洞入口處僅容一艘小舟通行,進入洞內(nèi)之后卻是另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觀天的意境悠然在目。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簡單的石框門,而你在和仙桃洞零距離接觸之時,才能在導游人員的指引下,見到與倒影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
第10篇 浙江紹興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7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18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又一口古井,它是宋朝留下來的遺物,所以取名為“宋井亭”,那么這塊匾額中的井字中間為何多一橫呢?跟我走進來,大家就可以迎紉而解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口井的形狀看上去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又稱為“雙眼井”,從而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眼睛代表陸母,另一個眼睛就代表唐婉,當中一橫就代表陸游的母親將他們給分開了,但是大家可以看到井中的水是相連的,可見陸游與唐婉的心始終連在一起。那么這口井的形狀呢原來不是這樣的,當中原來是有一堵墻,是兩戶人家合用的一口井,沈園重建時把這堵墻給拆除后就形成了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形狀。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口池原名為“荷花池”,由于它的形狀好像葫蘆,民間把它稱為“葫蘆池”。我們在1985年考古發(fā)掘時,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條葫蘆池的排水溝,這是沈園唯一的原物。在排水的同一地層又發(fā)現(xiàn)了典型的宋代遺物。這個亭子叫“如故”亭,有一見如故之意,相傳這里是唐婉宴請陸游的地方,原來的已經(jīng)在一次大臺風中被吹倒了,大家現(xiàn)在所看到的是一個仿宋體,為了表示對陸游與唐婉的紀念。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沈園古跡區(qū)的最后一站“雙桂堂”。雙桂堂原是沈家的堂屋,因為舊時在堂前種了兩株桂花樹,左邊為銀桂,右邊為金桂,故稱“雙桂堂”,屋內(nèi)的建筑是從民間征集過來的,所以看上去比較新。好了,沈園古跡區(qū)就參觀到此,那邊還有東苑和南苑,東苑是愛情園,南苑是陸游紀念館,都是20__年新擴建的景點,大家可以自行參觀。